English

关于《楚辞集注》的一段佳话

1998-10-2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楚辞集注》(宋刻本)这一孤本,原是山东聊城“海源阁”杨氏藏书楼所藏的珍本。后由刘少山先生购得收藏,是解放之初刘先生捐给中央政府一批善本图书中之精品,现该书藏于北京图书馆。关于此书所引来的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一个故事,常让我深感不吐不快。

那是一九九四年间,我多年的老朋友天津商学院边嘉珏教授(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去美国探亲并借机游览美国各地会见同学亲友时,在纽约见到了少时的同学刘先生(刘系藏书家、银行实业家刘少山先生的长子)。因刘系山东人,其母刘老夫人(苗惠芳女士)是我们的本家,早年刘老夫妇与我家父亦有交往。故而刘先生对我自然信任,遂来信托我为他家协助促成一件未了心愿。

原来,刘先生的父亲刘少山先生是我国解放前唯一的独资民营银行“东莱银行”的老板。东莱银行初创于青岛,后总行迁往天津租界,而后由于事业发展的需要总行又迁至上海法租界内。刘少山先生生前喜欢研究版本,一生收集收藏善本古籍甚多。至国内军阀混战,战祸不已之时,“海源阁”杨氏藏书常遭破坏,无奈之下杨氏将其藏书之精华部分偷运至天津租界内,但不久又遭日人觊觎,保全这批精品已陷于万难之中。其后杨氏秘密将其售于有保存实力的刘少山先生。双方相约守秘,使这一保存国宝的责任落到了刘氏肩上。刘先生对此守口如瓶。据说当年其妻兄耳闻刘先生藏此精品及另一善本孤本《百川学海》(该书也已捐给国家,据传在日本也存一部,但中、日所存这两部皆不齐全,刘先生曾疑这两地的是否是一部?终未可知。),写信至天津求一睹为快。但为守秘起见刘先生当时矢口否认有此事。对亲属如此,对外人更是秘而不宣。这才得以保全下来这些精品。

新中国成立之后,刘少山先生看到国家稳定的太平盛世已经到来,将所藏国宝完好无损地捐给国家的时机已成熟。于是带头和京、津藏书家一起将收藏的善本图书精品捐献给了国家。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郑振铎局长与刘少山先生书信往来联系此事。郑局长在致刘老先生信中曾画龙点睛地提及《楚辞集注》和《百川学海》两孤本,意怕刘老先生不舍得捐出这两部精品,据说刘老先生看信后大笑,说郑局长真内行也。遂于一九五二年将包括以上两种在内的共二十六种四百贰拾柒册整捐于国家,后保存于北京图书馆。中央文化部特颁发奖状一张并附善本图书收据一份。刘老先生为国家保全国宝不使其流入异域的心愿终如愿以偿。

后来中华书局出版了这套《楚辞集注》的影印本。中日复交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我国时,毛主席在接见田中时将此影印本作为国礼赠送给他。田中首相回国后,日本读卖新闻社又照样翻印了若干部。而当时刘先生已在美国多年,他从报刊上得知这一信息后,致函日本读卖新闻社,陈述了其与该书的渊源,希望得到一部以为纪念。不久读卖新闻社驻纽约办事处即通知刘先生称总部有一部《楚辞》运来美国,通知他去取。刘先生付几百美元工本费后得此书,自然如获至宝。

而那时刘少山先生还健在。刘先生为使老先生高兴,于是年带回上海祝贺刘老先生生日。刘老先生自然喜出望外,感慨万千。

刘先生虽身在海外,但受其父影响时时关心国内藏书界。得知山东聊城“海源阁”重建恢复的信息之后,这时刘老先生已故去而刘老夫人仍健在。母子商量想把这套从日本得到的《楚辞集注》再捐与“海源阁”收藏,取“物”归原主之意。为此,刘先生从纽约多次来信,希望我为之联系促成。对于刘家两代人爱国、爱乡、爱书的善举美意我自然钦佩不已,乐意促成。对于刘少山老先生和我父亲的那一代人生前热爱祖国,挚爱文化,愿意为国家收集收藏图书、书画文物的良苦用心我是深知的。我的父亲生前系山东的实业家,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等等多职,早年留学英国后与我伯父创办纺织厂等多家实业。生前同样喜欢收藏。他着重于历代书画,当年民间曾有“华北第一收藏”之誉,为收集珍贵书画也不惜代价,对书、画几近痴迷(特别是他晚年)。为怕收藏的书画散失,早有将收藏全部捐给国家由博物馆保存的明确打算。家族尽人皆知,且我父生前对有关方面也讲过。只可惜这一愿望未能实现。那是因为他晚年看字、画已成生活的主要,将捐赠之事安排在身后他不看之时。而到了“文革”却全部毁于一旦(全被破“四旧”时烧掉)。我父视比生命宝贵的文物毁了,他也随之去了……

据此来看刘少山先生当年的所为真是太明智太正确了,唯有国家才是文物国宝的最佳归宿。所以对刘先生的这个心愿,这点要求,我当然乐于促成。只是此后的几年刘先生没有来得及到山东来。

至一九九八年六月边嘉珏教授又从天津来电话提出此事,称刘先生要与之同去山东完成为“海源阁”赠书的心愿。经与之联系聊城方面自然十分欢迎。两先生其实也打算亲去聊城看看仰慕之久的“海源阁”。但考虑到两位皆已七十岁了,刘先生此次从美国飞上海至天津再到济南已旅途劳累,边先生又是病后初愈。于是决定在济南将那部辗转得到的《楚词集注》交给了“海源阁”的张馆长,完成了刘家两代人的这个心愿。我和边先生也都为“海源阁”和刘家高兴,促成此善举美意的实现也为山东的藏书界尽了一点微薄之力。

回顾旧事,感慨万端。故人是一面镜子,他们的爱国情怀常激励我们去思索,也时时会提醒我们不忘记历史,也更着眼于今天,放眼于未来。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保存、继承和振兴;发展和传播去作更多,更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